不管在稅務稽察仍是財政審計中,重視公司“不符合慣例”的事項,都是十分有必要的。咱們這兒所說的“不符合慣例”的事項通常都是納稅人“謀劃”的成果,在此也提示納稅人,由于不符合慣例,這些“謀劃”的危險仍是很大的。當然各個職業各個公司的實際狀況不一樣,運營慣例也多種多樣,在此,咱們對公司多見的不符合慣例的事項給予提示,當然這些不符合慣例也不是必定的,公司在特別狀況下也也許發作這些“不符合慣例”的慣例事項。
1.很多異地事務
正常公司平時運營事務應當主要在公司運營地以及運營地周邊進行,當然如今跟著科技的展開,有些不受區域約束的職業除外。假如一個公司常常發作異地事務,比方有的公司舍近求遠,地處產煤大省山西卻不遠千里到東北采購煤炭,也有的公司,發票只開向幾千里外的公司,都是不符合運營慣例的信號。平時中,還有大多數公司都存在的一種景象:公司運營地在廣東,可是列支大額北京某商場的辦公用品發票,這種狀況的費用真實性就很值得重視,常常也許是變相列支事務招待費。
2.某項費用超凡
有的公司也許為變相列支福利費、事務招待費等有稅前扣減限額的費用,在別的能夠據實扣減的費用內列支,或許變相列支自己消費開銷,以及為躲避自己所得稅,以報銷形式向自己發放補助。這些狀況下,也許就會形成有些費用項目金額超高,相似狀況屢見不鮮,筆者在實務中就見到相似的景象:某公司在燃油費中很多為員工自己報銷補助,仔細核算一下公司一切車輛居然天天需求跑48小時才干耗費如此高的燃油費!
3.成本費用突增
成本費用的突增通常簡單導致重視,尤其對于年度間納稅不均衡的公司來說,假如在應稅時期,成本費用俄然顯著高于別的年度,那么該公司十有八九是存在成本費用承認的疑問。比方,有一家房地產公司,在建造期,財政費用很低,可是到房產出售時期,俄然財政費用劇增,經查發現是該公司將未竣工項目借款利息提早在本期列支。
這種狀況在適用“三免三折半”等階段性稅收優惠的公司,也十分多見。
4.公司常虧不倒
公司都是以盈利為意圖的,假如有的公司呈現長虧不倒的景象,也是簡單導致重視的。長虧不倒的背面,股東方必定以別的形式獲得了有關的經濟利益,比方贏利現已轉移到關聯方,或許制作虛偽事務虛列成本費用等。實務中有這么一個比方:某跨國公司建立多年正常運營,可是比年虧本,通過查看發現,該公司生產的商品只向境外母公司出售,其間通過不合理的商品作價方法、本錢弱化等手段進行轉讓定價,向其境外關聯方轉移贏利,才形成了巨額累計虧本。
5.非時節性職業收入動搖過大
對于時節性公司來說,比方供熱公司,跟著時節的改變,收入改變是正常的,可是對于不受時節改變影響的公司,假如在年底或許年頭呈現較大的收入變化,就需求重視其真實性了。實務中筆者也遇到過這種實例:依據《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對于進步成品油消費稅稅率的告訴》(財稅〔2008〕167號)的規則,自2009年1月1日起,成品油消費稅大幅進步,柴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由每升0.1元進步到每升0.8元,達8倍之多。一家煉油廠,2008年12月份出售額同比突增5倍之多,占當年出售收入近半,可是審計過程中發現,其貨物流、資金流與發票流都一致,并發作了相應的合理的運送費用,總算在一個細節中咱們發現了端倪:正常月份該公司的過磅單據通常是每張單據幾十噸,可是12月份過磅單據都是每張幾百噸乃至一千噸,顯著與運營慣例不符。
6.反常出售退回
公司在出售過程中,由于各種因素發作出售退回是常事,可是假如頻繁發作,或許發作較大金額的出售退回,就也許存在貓膩。比方:某典當公司一年內收到多筆大額退款,憑據上對其“退款”的解說也僅僅是輕描淡寫,一句帶過“曾經約好的事務沒展開,所以退款。不只金額大,并且沒有滿足的真實性的證實,這便導致了稽察人員的重視,通過外圍查詢,總算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:典當公司分別支交給咨詢公司A和會議公司C兩筆資金。咨詢公司A和會議公司C以”退款“的名義,將金錢支交給投資公司B。投資公司B相同以”退款“的名義把上述兩筆金錢再轉回典當公司。典當公司對公司支付的兩筆金錢,通過投資公司B回流到自己的賬戶。實際上,典當公司賬簿上呈現的所謂”會議費“、”咨詢費“都未實際發作,該公司僅僅通過虛擬事務的方法制作假象,通過虛列會議和咨詢成本偷逃稅費。
7.從無廢品處置收入
這真是一個小細節疑問,但這通常成為查驗小金庫的頭緒。不管是什么性質的公司,作廢固定資產等都是正常事項,假如縱觀該公司多年賬務,從來未發現一筆廢品出售收入,就對比奇怪。在實務中也有過這么的實例:某大型汽車零部件生產公司,依照常理,呈現殘次品是有必要的,可是,在賬面從來沒有發現該公司處置殘次品的痕跡。通過審計及交流總算發現,公司將該有些廢品收入悉數計入了小金庫。